再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,这是一年前与玉树的约定。
玉树州常务副州长王秀琴、玉树州红十字会秘书长格扎亲临机场迎接,洁白的哈达传递的是藏族同胞的一片深情。格扎说:“玉树的同胞可惦记着你呢!”握着格扎宽厚的双手,我的眼睛湿润了,鼻翼有些酸酸的感觉。我知道,这是不能触摸的伤痛。
一年前,中国红十字会派遣了唯一一支制水分队,解决震后灾区的饮用水难题,我有幸参与了其中并担当起了寻找水源的任务。制水成功后,藏族同胞热泪盈眶,欢声雀跃的场景历历在目。
熟悉的玉树宾馆已被拆除,一片瓦砾。一年前住过的帐篷还在,现在住满了当地的藏民,他们搬进待建的藏族新区,也许还要等些时日;跑马场经简单清理,成为当地最大的临时安置点。学校、商店、医疗点都在这一片简易的帐篷和临时板式屋内,这是一座帐篷的“城市”。从简易教室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,操场上互相追逐的快乐身影,让我看到玉树重新燃起的生机和希望。
在玉树的几天时间里,州领导和红十字会的同志陪我们考察了几个援建项目和安置点。藏区老百姓灾后生活依然艰辛,援建工作也是任重道远,我考虑得最多的是,今后我们能给予灾区老百姓怎样的支持?
玉树是一个神奇的雪域圣地。4月14日,玉树地震一年之时的结谷镇,碧空万里,天地相连,宁静而安详。入夜,当地的藏民、僧人、喇嘛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齐聚格萨尔王广场举行周年祭祀活动。几万人满含泪水同时点亮了酥油灯,手捻佛珠,口诵经文,转动着手中的经轮。神圣的格萨尔王广场共鸣的超度声,穿透灵魂的深处,那么空灵,那么沉寂……
祭祀活动刚结束,风吹山啸,天降大雪。听藏族同胞说这是一场百年未遇的大雪,是祭祀活动感动了上苍,是天的恩赐,是生者对逝者的思念,是逝者对生者的魂牵。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尊重。
古人云:举头三尺有神明。人在做,天在看。是巧合,还是冥冥之中的某种诏示?
愿天佑玉树,天佑中华,天佑我们生生不息的地球家园。